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这两天限电消息频繁挤上热搜。

东北部分地区限制居民用电,沈阳限电甚至导致部分街道交通灯停电引发交通瘫痪! 一些居民生活不便,倍感压力。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事实上,早在本月初,江苏就已经对能耗企业拉闸限电,广东紧随其后,如今已扩散至湖南、浙江、云南等16省市。据贝壳财经的消息,截至9月24日晚,GDP排名前四的省份中,山东省烟台、淄博,江苏省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泰州、无锡、苏州;浙江绍兴,广东东莞、佛山、汕头、揭阳等城市目前已确认有企业接到“停电限产”通知,涉及化纤、水泥、纺织、印刷、冶金、石化、光伏、电镀等多个制造业行业。制造业面临严峻考验。

伴随用电紧张,各种荒腔走板的谣言和似是而非的解读甚嚣尘上。各种所谓的限电真相多半只为掀起市民以及制造业从业者的撕裂情绪,席卷一些对骂讨论的流量。限电真相才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一)

限电的直接原因自然是缺电了。

一种盛行的解释是,因为疫情因素,全球的制造订单飞向中国,中国制造业产能飙升,这让美国看到机会,蓄意提高以煤炭为首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导致国内用电紧张。

这种说法貌似能激起群情,实际经不起推敲。美国美联署放水领涨大宗商品主要目的还是应对其国内疫情,解决其内部通胀。假设美联署哪天收紧了政策,岂不是就成了帮助中国降低企业成本了?那经常这么干的美联署岂不是吃里扒外?

根据历史因素来看,大宗商品的走势和美联署的政策态势并不一致。我们不排除国际中间商加价搞事以及一些炒作热钱增加风险,但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角度看,都是各国从自身基本经济拟定政策,否则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真相是,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抬高的根本原因仍是市场供需矛盾激烈。

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口煤炭同比下降了8.3%,但疫情后中国制造业的高速恢复,对煤炭需求量猛增,尤其是动力煤。目前沿海港口地区的动力煤价格已经上涨至1200元/吨,达到了20年来的历史高点,这一价格和年初相比,上涨幅度超过了400元/吨;焦煤期货价格也较8月上涨超过了400元/吨。

另一个直接因素是,动力煤主要供应国的问题。我们的进口煤炭主要来源于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和蒙古。根据秦煤网消息,印尼频繁降雨导致煤矿减产,运输不畅。另一面印尼如今也在疫情中茁壮成长为承接世界订单的制造业国家,他们优先保障内需,限制出口。这导致本来就价高的印尼煤价大幅跳涨。

更糟糕的是,因为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国际海运价格普涨。印尼到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煤产品到岸价格已经达到1050-1150元/吨。而除了中国,今年的印度,东北亚地区也都对国际煤能源需求猛增,世界主要煤炭港口如南非,澳大利亚和欧洲港口煤价为此均大幅提升。

由于煤价在国际市场上是高度市场化运作,需求上去了,短时间内价格难以回圜。所以即使现在领涨的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回落,煤价却依然坚挺。

煤炭价格上涨让国内电力生产企业倍感压力,上个月,火力发电每度电亏损0.12元,任谁也不愿这么发电下去,错峰停电已成为必然手段。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二)

那么有人说了,拉闸限电的规矩那么多,什么“开三停四”,“开一停六”,对很多企业具有针对性。这是国家下了一盘大棋,为了抑制贸易内卷。

这里面的逻辑是,由于满足国外订单的各种制造业市场议价权不足,不敢因为电力和国际海运价格普涨等因素随便高价。结果是用了一堆电,却压根不赚钱。所以,大面积拉闸限电,遏制产能,可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市场需求,并让外国感受到无中国供货的压力,从此倒逼抬高市场价格,让中国制造业提高利润。

正在开三停四的企业主和工人们恐怕很难接受这种无端的说法。国家要调整出口商品价格有太多手段,减税,调关税,哪一个都比你已经拿到订单还要停你电靠谱。问一问因为停电不能按期交货的制造业企业们,他们是要赔客户钱还是会因此可以要挟客户?

这招真的是想多了。

那也有一些人带节奏说什么鲁缟齐纨的故事。意思是,当年齐国为整鲁国,先是大幅增加丝绸需求,让鲁国疯狂增加丝绸产能,甚至荒废粮食生产。回头齐国突然停止丝绸贸易,让鲁国经济崩溃。所以现下突然这么多的产能需求也是阴谋,需要尽快压下去,保护经济安全。

这还是想多了。我们用数据说明。1到8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比增加了8.9%,其中设备工器具的购置比去年还跌了1.4%。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因此增加太多的设备和产能。而且中国政府对高能耗企业的扩产扩能施行严格管理。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很清楚,他们不经审批哪里可能随便扩产的?

再说了,如果是为了和国际市场博弈的奇招,东北干嘛要限居民用电?居民民生用电对这博弈有何促进?

鲁缟齐纨的故事奏效是脆弱小农经济时代的故事。对疫情下的世界来说,希望中国供货这是全球人民嗷嗷待哺的呼声,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让我们跳进小儿科的圈套。

限电没有奇招巧谋,只有市场供应和能源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三)

我们前文说过,市场供应问题导致煤价上涨,导致电力紧张。关于调结构,大家最近也许都听说过一个词,“能耗双控”。

“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约束性指标之一。

中国煤炭本身含硫,含磷高,能耗污染严重。为解决污染问题,发电厂在过去的多年里增加了进口高质量煤炭的引进。缩减了大量中小污染性煤矿产能。

当时煤炭海运过来价格都比国内运输更便宜,煤炭质量更好,污染更低,谁不用谁是傻子。

咱们也不能因为现在疫情等因素,有变化就认为压制过去的落后能源产能是错的!

目前国内煤炭的生产供应已经满负荷,我们不可能重启和增加太多那些低效的,将节能减排的成就付之东流。

也有人就说了,既然减排节能了,也要给出新的替代能源,不然今年的需求增长就卡在这了。

新能源的确在最近几年有提升,但中国的能源改革还只是走了漫长旅程的一步。比如中国进入秋季就进入枯水期,水力发电难以补偿需求,而风力发电也因各种因素难解近渴。核能选址受限颇多,短期内火力发电还是中国主流发电方式。在广东地区,71%的发电就来源火力发电。

要调整还需要时间。但依赖火力,不等于我们就要放弃节能减排。因为我们也不是期待所有形式的需求增长。

中国绝对不可能再走经济回头路。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必由之路。

完成节能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对绿色经济的强烈呼唤。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国际贸易,更重要的是保护中国的青山绿水,调整能源及整个经济结构。那些地下被掏空,地面都沉降的资源枯竭地区人民也必须走出以往的模式。

而且我们给制造业企业留的时间已经很多了。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不要以为是今年才出现煤电紧张,2020年我们遇到过同样问题。当年冬季,多省市拉闸限电。浙江义乌城区的路灯晚上被迫关闭,写字楼关闭电梯,长沙数十个单位限电,员工甚至爬几十层楼上班。

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今年的大同小异。那时除了蒙古和俄罗斯供应煤炭出了问题,同样包括疫情期间中国马力全开等等因素。

只不过今年时间更早,覆盖更广。

那时,对于“能耗双控”的讨论也非常热烈。舆论强调的高能耗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在去年时,不少企业和员工应该已经听过。

过了一年,这样的局面再次重复说明什么,说明进口紧张,节能减排不会放松都是趋势,一旦用电紧张针对能耗企业的限电也实属难违。

2021年政策面趋势更紧。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目标是3%左右。而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九省能耗强度降低进度不降反升,均为一级警告。

这当中部分省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则是高能耗制造业企业西迁云南等内地省份,一则是疫情发生,部分制造业从东南亚回迁。

舆论认为高能耗企业的转移和回归,使得拉闸限电成为地方完成“能耗双控”最后三个月的艰难选择,舆论更认为制造业不应将其视为是转嫁责任。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就说,减排不只是能源企业的责任。“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更需要从自身业务角度出发,通过技改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超低排放水平方面仍有巨大差距,光凭煤炭企业和发电厂减排,永远实现不了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只能转身求变。

一句话,制造业必须变革。从去年冬天大面积限电到今年秋天大面积限电,停电一年比一年 提早就是证据。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限电的真正原因(真相到底是怎样的)

 

(四)

当然,舆论也反对针对完成“能耗双控”任务的一刀切行为,指出节能减排不能简单拉闸。广东能源局最近回应,广东地区的拉闸限电,主要是供电不足,与“能耗双控”无关。

国家能源局有关业务司已分别赴京津冀、蒙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督导煤炭、天然气保供工作。

国家也通过打造能源互联网,完善大宗商品体系,来减少监管漏洞,平抑物价。9月16日,国家发改委还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要求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跨地区交易机制。也就是说完成能耗目标的省份可以和未完成的进行交易,购买指标。

向外借,严管控,增加配电,都是在近期或近未来可以看见的措施。

广东否认一刀切拉闸限电了事,其他地区也未必真的完全要靠拉闸限电来刺激能耗企业转型。

但不管是不是政策面如何调整,限电趋势和事实表明,制造业能耗企业都不能再侥幸度过一年,期待下一年奇迹发生。

如果去年,制造业企业还心有侥幸,今年理应在各种限电消息下,抓紧转型。毕竟这两年接订单不少,有点积累,还有调整余地。中国需求旺盛的事实,刺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趋势总体会经常出现,调结构的步骤总体会继续向前,来年继续被迫开一停六,还是选择主动升级,每个制造业从业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全文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owko.cn/3434.html